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就如何打造鄉村振興新典范、推動人力資源開發、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區等問題,新華網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畢節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東來。
圖為行駛在成貴高鐵畢節城區德溪公園段的動車組列車(2022年4月26日拍攝)。
新華網:脫貧攻堅奪取全勝后,推進鄉村振興是畢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的重要任務。請您談談畢節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打造鄉村振興新典范?
吳東來:去年,國務院批復同意《推動畢節高質量發展規劃》,貴州省委、省政府召開推動畢節高質量發展大會并出臺系列支持政策,目前我們正全力推進規劃落實。
打造鄉村振興新典范,是《規劃》明確的戰略定位之一。我們將有效銜接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
一是全力鞏固脫貧成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加快補齊教育、醫療、住房和農村飲水安全方面的短板弱項,同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
圖為在畢節市一家天麻企業廠房內,工人正在攤晾天麻(2021年4月14日拍攝)。
二是持續促進農民增收。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提升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組織化程度。聚焦品種、品質、品牌,做優天麻、肉牛、刺梨等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促進農業“接二連三”。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加群眾資產性收入。
三是有序實施鄉村建設。統籌布局農村住房、合理確定宅基地規模,深入實施鄉村建設“八大工程”,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推動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加快發展,持續推進38個省、市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
四是大力振興鄉村文化。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文化、鄉風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合,全面推進移風易俗,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讓文明新風潤澤鄉土。
新華網:畢節是貴州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請您談談如何推動人力資源開發,把人口數量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為高質量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吳東來:畢節現有戶籍人口950多萬,平均年齡31歲,比全國全省分別低7.8歲、5歲,是貴州人口最多、平均年齡最小的地區。目前,全市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數505萬人、常年在外務工186萬人,但人才資源總量僅為83萬人。當前,我市人力資源開發還存在不少短板,主要是教育水平差距較大,優質醫療資源短缺,人才總量與人口總量不匹配。
圖為在畢節高鐵站,務工人員正在排隊候車(2021年2月21日拍攝)。
我們將聚焦《規劃》明確的“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基地”戰略定位,立足人口規模和結構,推動人口數量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
一是夯實人力資源培育基礎。加快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職教城二期工程、市級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發揮技工院校、公共實訓基地、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省級職業技能競賽集訓基地等項目帶動作用,拓展技能人才培育承載力。
二是壯大“畢節工匠”人才隊伍。以實施“技能畢節”行動為牽引,建立產業、企業、院校、市場相結合的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機制,大力培養畢節織工、畢節鄉廚、畢節康護等技能人才,打造具有畢節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人力資源品牌。
三是提升人才資源數量質量。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人才強企培育、鄉村人才振興等“六項行動”,建好人才資源數據庫,推進重點人才實現倍增,提高人才資源比重。
四是推動就業創業擴容提質。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動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等群體穩定就業。大力實施“市場換產業、資源換投資”戰略行動,加快發展輕紡、包材、生態食品、電子信息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就業創業。
圖為在畢節市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工人在分選包裝車間搬運蘋果。
新華網:推動綠色發展是畢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的三大主題之一。請您談談如何探索欠發達地區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的有效路徑,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區?
吳東來: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畢節是烏江、珠江發源地,是典型的巖溶山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我們將聚焦《規劃》明確的“綠色發展樣板區”戰略定位,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同頻共振、協同共進。
圖為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
一是提高生態質量。統籌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持續推進國家儲備林、營造林、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深入實施兩江上游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
二是推進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固廢治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五場戰役”,加強重點流域治理,抓好草海生態環境治理,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全焚燒、零填埋”。
三是發展綠色產業。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林業碳匯和單株碳匯項目建設,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綠色制造業、綠色服務業,深入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劃,創新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
四是培育綠色生活方式。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創建綠色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推行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囑托、感恩思進、感恩奮進,努力建設百姓富生態美活力強的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畢節新篇章。
圖為畢節市大方縣鳳山鄉養?;兀?018年8月5日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