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住戶是曾經住在偏遠山村的貧困群眾,從低矮的破土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居民樓,過著過去不敢想的好日子。
坪子社區志愿者輔導孩子們學習
如何讓搬遷群眾住得下、穩得住、融得進、過得好?
百里杜鵑管理區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發展全過程,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發展“五個體系建設”,以坪子社區為試點,主動“領題”、巧妙“破題”、全面“答題”,抓陣地、抓服務、抓治理、抓就業、抓隊伍,推動搬遷社區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千方百計帶動群眾增收。
坪子社區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唯唯介紹,自2018年坪子社區黨支部建立以來,積極引導搬遷群眾中思想進步的年輕同志加入黨組織,支部黨員隊伍不斷強大。坪子社區現有“兩委”班子8人,黨員16名,結合現有條件,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功能,創新開展惠民菜園、兒童樂園、美麗花園、人氣公園建設,不斷美化人居環境,全心全意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共同打造搬遷社區美好家園。
坪子社區一角
“社區黨支部的工作人員太貼心了,上門手把手地教,我坐在家中就學會了交社保?!逼鹤由鐓^居民趙忠明如是說。
坪子社區及時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以黨建為引領,以方便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立了黨群服務中心,建立物業、網格員、警務為一體的服務化體系,將21棟29個單元215戶群眾合理劃分為5個網格,配備5名網格員,組建2個網格黨小組,明確社區2名支委成員擔任黨小組長,3名黨員擔任骨干網格員,構建“黨支部—網格—樓棟”的縱向網格化管理層級,確保每一名搬遷群眾都納入有效管理,形成“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社區黨群互動模式。
此外,坪子社區緊盯“穩得住”目標,把“輸血”和“造血”結合起來,扎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量身定制”了后續扶持方案,先后注冊成立了社區勞務公司和物業公司,為社區群眾就業搭建平臺。無論是前往省外務工,還是在花都城區、匯境花卉就業上班,坪子社區積極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培訓,組織勞動力輸出,目前已培訓231人,多渠道解決就業436人,就業率達95.1%,實現搬遷群眾有勞動力家庭“一戶一人”以上穩定就業,多渠道穩定增收。其中,組織省外務工183人,省內務工201人,公益崗位就業74人。2022年以來,勞務公司共組織就近務工1250人次。
從“山頭”到“城頭”,從“村民”變“居民”,激發了搬遷群眾的內生動力。那一張張充滿希望的笑臉,那一句句從心底發出的感言,無不彰顯了百里杜鵑搬遷群眾在奮進路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恩。(畢節日報社融媒體中心 作者:趙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