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今年以來,威寧自治縣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工作,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三并行”為著力點,以提升公民個人素質、促進家庭和諧、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為落腳點,廣泛開展家風家教宣傳活動,大力傳承弘揚優良家風家訓。
縣婦聯在雙龍鎮開展家風家教宣傳活動
宣傳與激勵并行,營造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良好氛圍。構建全方位多元化宣傳渠道,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主要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形式。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設立咨詢臺、張貼宣傳標語、懸掛宣傳條幅等多種形式,加強《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38場次。舉辦培訓班,培訓婦女骨干50余人次。大力開展評先選優推薦,常態化推進尋找“最美家庭”暨選樹“好媽媽”“好爸爸”“好孩子”活動,2022年,縣婦聯共揭曉了劉丹等21戶“威寧2022年度‘最美家庭’”,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優秀家庭的感人事跡,以榜樣的力量引領和激勵廣大家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調研與走訪并行,為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科學指導。定期深入村社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調研共計5次,為深化文明家庭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科學指導。以法治為引領和驅動,通過向家長耐心講解《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規的立法意義、目的、進程以及如何依法科學帶娃等進行詳細解讀,并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使更多的家長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視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走訪過程中回應家長育兒的困惑和問題,引導家長切實履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主體責任,樹立科學教育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目標,同時強化自身學習意識,提高教養能力,依法教子、科學育兒,著眼于家庭和睦、親人相愛、下一代健康成長,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圍,以實際行動為社會文明和諧添磚加瓦。
家庭與學校并行,為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凝聚力量。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校共育是新時代家庭教育具有創新性和實效性的做法。威寧通過建立農村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聯絡制度,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關于孩子教育問題的溝通與探討,加深教師家長間的相互了解,讓家長意識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積極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結合,共同致力孩子的教育工作;針對農村留守未成年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打造“四點半課堂”“新市民追夢橋”“‘小桔燈’百萬家庭共閱讀”等品牌,講齊家故事、立家規家訓、強家教家風,創造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共26場次,不斷挖掘孩子們的生活興趣,培養生活愛好,營造關心關愛留守未成年人的濃厚氛圍。同時,加強對家庭和監護人的教育指導和培訓工作,給予留守未成年人更多的溫暖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