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近年來,威寧自治縣不斷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揮其涵養道德、厚植文化、潤澤心靈的作用,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形成新時代家庭文明新風尚。
開展新時代家庭觀進戶入心行動
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鄉村少年宮、農家書屋、文化服務中心41個鄉鎮(街道)全覆蓋,建設婦女之家10個,整合圖文兩館陣地資源,打造“二四兒童驛站”“四點半課堂”“新市民·追夢橋”等服務品牌,建強宣傳陣地、教育陣地、傳承陣地,常態化開展送服務活動。構建全方位多元化宣傳渠道,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主要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形式。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設立咨詢臺、張貼宣傳標語、懸掛宣傳條幅等多種形式,加強《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100場次;積極統籌策劃新聞選題,及時在縣各平臺開設專題專欄,及時轉載上級相關媒體稿件和公益廣告,及時選派骨干記者深入一線采寫相關新聞稿件,在縣融媒體中心所屬報刊、電視、新媒體各平臺刊播,并向中央、省市媒體推送優質稿件,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開展文明家風培育倡樹行動
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尋找最美清風廉政家庭活動,揭曉2022年度最美清廉家庭10戶;2022年來,全縣共評選“最美鄉村振興家庭”3戶,“最美綠色生態家庭”2戶,“最美孝老愛親家庭”6戶,“最美書香潤德家庭”1戶,“好媽媽”4名,“好爸爸”3名,“好孩子”2名,選樹縣級文明家庭499戶,推薦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舉辦“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故事會、分享會、宣講會、家風家訓展示評議會等約100余場次。
開展家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
加強“家校社”聯合體系建設,縣直各中小學定期開展教學比武活動,執教《父母多愛我》《人民選出的代表》《我們的神圣國土》等切合主題、內容豐富的主題課堂,在全縣41個鄉鎮(街道)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發揮共培共育功能,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關于孩子教育問題的溝通與探討,加深教師家長間的相互了解,讓家長意識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積極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結合,共同致力孩子的教育工作;依托縣文化館、縣圖書館、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陣地,打造“0-3歲早教科學育兒講座”“‘小桔燈’百萬家庭共閱讀”等親子品牌活動,講齊家故事、立家規家訓、強家教家風,創造性的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共130余場次,不斷挖掘孩子們的生活興趣,培養生活愛好,營造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的濃厚氛圍。定期深入村(社區)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調研共計70余次,回應家長育兒的困惑和問題,加強對家庭和監護人的教育指導和培訓工作,引導家長切實履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主體責任,樹立科學教育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目標,同時強化自身學習意識,提高教養能力,依法教育、科學育兒,著眼于家庭和睦、親人相愛、下一代健康成長,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圍,使更多的家長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視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開展家庭平安法治促進行動
設置法治教育基地1個,通過“法治宣傳進校園”“法治宣傳進社區”“開學第一課”“檢愛同行 共護未來”等宣傳活動,打造“法治音樂課”“青驕第二課堂”“守未聯盟 守護‘未’來 ‘未’愛聯盟”等品牌,整合線下家庭、學校、司法、社會各方力量及資源,推動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家庭平安法治宣傳促進的新模式,推動法律知識以更生動、更鮮活的方式走進課堂,走進家庭。2022年,各級各部門開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共計200余場次,幫助家庭傳承優良家風,建設美好家庭;幫助家長更好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兒童全面健康成長。
開展家庭文明融合模式探索行動
探索家風家訓與家國情懷融合模式。大力開展“傳紅色家風、揚家國情懷”主題宣傳實踐活動,積極整合紅色教育、家風教育、廉政教育等資源,打造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個,利用“我們的節日”契機,開展祭英烈、參觀游學等主題活動共計40余場次,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廣大家庭中開展“紅色家書誦讀會”等活動,厚植家庭成員愛黨愛國之情。
探索鄉村振興與時代新風融合模式。在農村倡揚文明新風,融合“綠色環保、垃圾分類、移風易俗、科學教子”等新時代文明,引領廣大農村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以優良家風帶動民風鄉風不斷向上向善,在全縣鄉鎮(街道)開展“美麗庭院”和“綠色家庭”創建工作,引導廣大家庭既有干凈舒心的“面子”,又有幸福平安的“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