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黔西市第一小學緊扣“3+4”育人目標(好身體、好習慣、好品質,一筆好字、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一項特長),以好習慣養成教育為抓手,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建“小而美、小而優、小而精、小而特”的文明校園,優化育人環境。
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創建品質校園。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以升旗儀式、黑板報、主題班(隊)會、社會實踐活動等為載體,對學生加強教育引導。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敝黝}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收獲快樂、健康成長。構建一套日趨完善的“四園聯動”勞動課程體系,從校園勞動、家園勞動、田園勞動、社園勞動四個方面去落實勞動教育。充分利用校外各種教育資源,建立農耕研學實踐基地,通過開展農耕研學活動,教育引導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創建和諧校園。制定文明校園創建實施方案,成立創建工作專班,設立文明校園創建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日常事務,確保創建工作有計劃推進。學校各項工作在“大黨建”的統領下開展,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今,“愛樹護綠、黨員先行”校園綠化活動已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黨支部通過對校園綠化地帶進行劃分,組建由黨員教師帶頭、普通教師協助、紅領巾志愿者參與的“護綠使者”小隊,對校園內的綠植定期進行維護與管理。
深化教師隊伍建設,創建優質校園。堅持教育引導、制度規范、監督約束、查處警示并舉,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師德師風“四個五”周研判工作,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規范教師從教行為,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制定教師專業成長規劃,扎實開展校際交流、跟崗研修活動;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成立了校級“雙名”工作室(語數名師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全力推進“強師工程”,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品牌校園。學校在加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方面常抓不懈,明確了“先抓習慣,再談成績”的育人導向,編制了《好習慣手冊》《牽手好習慣》德育教材,從學習、生活、交友、健康、文明行為五個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立足實際創建特色校園文化,開設特色服務社團課程,為創建學校特色文化品牌奠定堅實基礎。舉辦“我愛閱讀”讀書節、“我愛我家”優秀班集體評選等活動,推動書香校園建設;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節、音樂節、“翰墨書志趣丹青繪祖國”書畫大賽等特色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
注重校園環境建設,創建美麗校園。利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設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著力創建整潔優美、寧靜有序、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
創新活動陣地建設,創建特色校園。紅色故事、課本劇、經典誦讀、童話故事、才藝秀等活動陣地的建設,讓學生站上舞臺,為學生鍛煉、展示自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校園宣傳櫥窗、電子顯示屏、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陣地的建設,為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提供了條件。(畢節日報社 周瑜 安莎)